八百里是多远?
问: 800里便是几公里?
答: 800里便是几公里,这种情况也太有一些儿科了,800里便是400千米,但凡教过长度计量单位的人都知道,里和公里的关联,从湖北省十堰到襄阳恰好两百公里,往返400千米,交通出行非常方便,乘火车往返不上3个多小时。回应结束。
八百里便是四百公里。千米便是公里,也有米,分米,cm,mm等都是公英制长度计量单位,但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她们习惯用里,丈,尺用于描述长短,我们都知道一公里是一千米,一里是500米,因此说一公里等于二里,800/2=400千米。即八百里便是四百公里。
800里=400 公里(千米)。
古代的代步工具一般是马或船,传送文档靠的是驿栈,一般间距20里(春秋战国时期为25里)一个驿栈。传递的文书按照要求又分每日300里、400里、600里,最高可达800里,一般情况下,驿栈选用的都是300里,除非是国家安危的情报,才会采用800里急报。
在唐代,一尺相当于0.303米,一里相当于454.2米。唐朝的五百里大概就等于现代的227千米,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,对于八百里加急,可能二天才返回吧。
阜阳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冷门知识?
阜阳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冷门知识?安徽省城史来回应。
1.阜阳大城市名字的来源并不是山南水北,官方解释阜为高大的土丘,阳指在水之北。阜阳大城市都不符这个条件,具体原因现在还存有异议。
有观点是源于阜阳境内的阜阳侯国(现临泉黄岭),清朝时皇上取吉祥如意之意,将阜阳置名阜阳,流传至今。
2.古颍州西湖并不在西湖镇地区,阜阳生态观光园才算是在古颍州西湖遗迹上建设的,湖区经历多朝堵塞,现只存会老堂好多个古代建筑。
3.现颍州西湖原来叫三十里河。
4.三十里铺、十三里河、四十里铺等地名都是根据间距阜阳古都间距而出名的。
5.现颍州西湖——三里湾段泉河是人力拓宽成的,颍泉区老泉河才算是最初泉河故道。
6.民国时期临泉建县前曾选三地为县里备选方案,分别为首长、杨桥、沈邱(现临泉),最终设在沈邱建县,临泉古街便是最初县里。
7.界首本名界沟,后因颍州、陈州两个地方交界处(也有说安徽省、河南省交界处)的首镇,更名界首。
8.阜南是新县,阜阳地区最年轻的县里。
9.阜阳大润发附近古时候全是义地,埋死人的地方,老阜阳人都不愿意去的地方,现在成了阜阳最繁华的地域之一。
10.三角洲公园的数万人山是挖泉河时留念而出名。
11.艺术插花名字由来是由于救过光武帝刘秀的一女子而出名,现在成了羊肉汤的代名词,有点尴尬哈。
12.阜阳地域许多跟光武帝刘秀有关的地名,光武、艺术插花、谢集(传奇刘玄卸铠甲的区域)这些地名。
阅读者了解其他的阜阳冷门知识,能够在文章下方留言,与其他阅读者沟通交流。
安徽省城史,从另一个视角掌握安徽城市的前世今生,更多精彩,关心安徽省城史。
发表回复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