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不会穿鞋就伤脚又费鞋,记住这几步挑好鞋、穿好鞋!

    为了保护双脚,人类早在4万年前就开始穿鞋。随着文明的进步,人类的鞋已经从最原始的兽皮、茎叶、草绳等,发展到现在琳琅满目的品种,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。

    可是,有的人一双鞋可以穿两年,而有的人却只能穿两个月,这是什么原因呢?是鞋选的不合适吗?

    这个“锅”可不能全让鞋来背,还要怪你不会穿鞋。

    如何选择一双适合的鞋?

    都说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,一双合脚的鞋可以让你健步如飞,反之则会让你步履艰难,不仅伤脚还费鞋。

    那么,如何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呢?

    1.看大小:选择适合自己的鞋码

    想要选择合适的鞋码,就要知道脚的大小,需要测量自己的脚长和脚围。

    在测量时要注意,受测者需要穿好与鞋子类型相适应的袜子,且测量时人要直立,使体重平均分布于双脚。

    另外,不要早上去买鞋,因为早上穿着鞋很合脚,等下午你走多了路脚会肿胀,这个时候鞋就变得挤脚了。

   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,不能光看鞋码,鞋码有欧码、英码等,不同国家鞋的尺码标准是不一样的,故一定要亲自试穿。

    2.看外形:根据脚型选鞋型

    不同的脚型适合不同的鞋型。

    常见的脚型有埃及脚、希腊脚和罗马脚。埃及脚的特点是大脚趾最长,容易患外翻。希腊脚是第二脚趾最长,容易得跖痛症。罗马脚则是大脚趾和二脚趾一样高,比较方正,故患病的概率比较小。

    根据以上特点,埃及脚是不能选择尖头鞋的,适合穿方头鞋或斜方头鞋。如果是希腊脚,适宜选择鞋底为比较厚软且有回弹的海绵底的圆头鞋、斜头鞋。罗马脚的选择范围大一些,除了尖头鞋,其他鞋型都可以选择。

    3.看舒适度:并不是真皮的就是好

    现在市面上鞋的材质多种多样,从皮、木、布、草到塑料。很多人觉得皮料是最好的,尤其是牛皮。

    但有些皮料的加工比较粗糙,而且还有瑕疵,反而影响了舒适度。因此,我们在选鞋的时候,要选工艺精细的,透气性好的,能够完美地包裹住脚的鞋。

   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鞋时要有耐心,不能太着急。试穿新鞋的时候,要穿着新鞋走动5~10分钟,这样才能确保鞋真正合脚。

    鞋好不好只有脚知道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    你穿鞋的习惯对吗?

    1.鞋跟磨坏了还不换

    不良的走路习惯和“O”型腿、膝外翻、扁平足等生理结构原因,会让鞋的磨损特别快。

    很多老年人为了节约,鞋磨损严重了也不舍得换。殊不知,这会严重影响脚和脚踝的健康,反而因小失大。

    2.踩鞋后跟穿鞋

    这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穿法,无论鞋后跟是软还是硬,总是把它踩在脚底下。你是否也有这种习惯?

    殊不知,很多鞋在设计时是结合了脚的物理学原理,加硬的后跟是为了稳固脚跟,保护脚踝,降低崴脚的风险。

    因此,不要为了赶潮流或贪图方便而踩鞋后跟了。

    3.鞋带系松一点

    很多人嫌系鞋带麻烦,就会故意把鞋带系松一点,这样就可以直接套脚穿鞋。

    但这样做会让鞋子变得不贴脚,出现松垮、掉鞋和磨脚的现象,增加鞋的不稳定性,也降低了穿鞋的舒适感。

    为了让鞋更贴合双脚,让你的脚跟舒服一些,该系的鞋带还是要系好的。

    什么样的鞋不要选?

    1.太硬或太软的鞋都不要选

    用手捏一下鞋的前部和后部,这两个部位关系到跟腱和肌腱的活动,太硬会有束缚感,太软则不利于发力。

    测试软硬度最简单的方法是将鞋子对折,如果折起的地方在整个脚底的前1/3,那么这双鞋是比较舒适的。

    如果你顺着鞋子的长轴拧一下,能轻松地拧成麻花状,则说明鞋子太软,不适合穿。

    2.鞋跟太高或太低的鞋都不要选

    人脚的纵弓和地面是有一个夹角的,一般在15~30度,故鞋和地面的这个夹角在15~30度比较合适[1]。

    鞋跟太高会加重脚踝和膝盖的负担,小腿和腰背容易疲劳,时间一长还会导致诸多疾病。

    鞋跟如果太低,则会加重走路时体重对脚后跟的冲击力,加速脚底韧带和骨组织的退化,时间一长就会引起脚跟痛。

    3.奇形怪状的鞋不要选

    很多爱美的女性会穿一些尖头鞋、绑腿鞋、松糕鞋等,这些鞋好看是好看,但会增加很多不安全因素。

    例如,尖头鞋会压迫神经,还会导致脚趾畸形;绑腿鞋则会引起腿部血流不畅,还会增加血栓风险;而松糕鞋则容易导致身体失去平衡。

    关于穿鞋的这些学问,你都知道了吗?选择适合自己的鞋,才能穿出健康的脚。

  • 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