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汶口文化遗址开发?
2010年,大汶口遗址列入国家“十二五”大遗址保护规划和首批23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;2011年,投资300余万元聘请清华大学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《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》,立足“中华文明摇篮,祭祀天地之源,东夷部落圣地,山水文化家园”的历史文化形象定位,整合大汶口遗址周边2处国家级文物、1处省级文物、2处市级文物、1处区级文物资源,构建了“一区两城六大景观”的大旅游格局;2012年,市委、市政府成立了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领导小组,市政府王云鹏市长任组长,岱岳区成立了大汶口文化风景名胜区建设指挥部。目前,遗址公园各项规划均已通过国家评审。
大汶口文化风景名胜区将围绕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汶口遗址,规划建设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及整合开发文姜城、云亭山、山西会馆、明石桥、大汶口古镇、古渡口等省市级重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。据悉,该景区计划今年开工建设,力争3年形成规模、5年全面规范。大汶口文化弥足珍贵,可上推到4300年至6400年前。大汶口文化遗址是中华文明发祥地,是新石器时期的典型文化遗存,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,共称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。
大汶口文化遗址开发:充分做好大汶口遗址规划保护、考古调查、勘探发掘、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,全面掌握遗址的范围、布局及地上、地下构造情况,深入做好研究梳理工作,善于运用先进技术手段,提高研究质量和水平。要打造好城市文化地标,讲好历史文化故事,传承好历史文脉,为泰城历史文化传承再添亮点。
大汉口遗址属于什么时代?
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,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。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,西至鲁西平原东部,北达渤海北岸,南到江苏淮北一带,基本处于汉族先民首领少昊氏的地区,为龙山文化的源头。另外该文化类型的遗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发现。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后得出数据,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—4500年,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。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,可以区分为早、中、晚3期。
发表回复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