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宝熊猫为什么命名为“熊猫”?
大熊猫现多俗称熊猫,原称猫熊。
民国时一次展出时,因为当时规定采取了国际通用准则,使用中英文按照从左向右列出每一件展品的名字,但由于国内的阅读顺序还是从右至左,另外当时的大熊猫还不像现在这样作为国宝世人皆知,只有极少人知道它。所以大家都认为它的名字是“熊猫”。以谬传谬,约定俗成,最终它在华人世界的名字就被永久的改变了。
熊猫名字的来源?
首先在主产它的故乡(四川),长此以往向传讹误,久之也就习以为常的把猫熊更名为熊猫了。以后,它通用的中文名叫大熊猫,也就被人们所公认。它的地方名,在它的故乡里多叫白熊、或白老熊,也有叫花熊的;在岷山藏族地区叫荡或杜洞尕(gǎ),平武白马达布人则叫洞尕;凉山彝族叫峨曲。所有这些地方名,虽称呼不同,而其含义与古籍中叫的貔貅或貘,无非都是说明它的体色白,或黑白,或体型似熊罢了。
大熊猫的别名还有华熊、竹熊、银狗和大浣熊等。大浣熊一名源自它和浣熊亲缘关系很近(直至现在不少学者仍将它列入浣熊科),但较之浣熊要大。银狗,这是因为小熊猫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,相对应的熊猫体色白而叫它银狗。竹熊则以它主要食性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。华熊说明它是中华民族所特产的珍奇异兽。
西方世界认识它后,最初将它翻译成“大猫熊”或“猫熊”,但在60年前报上初次发表新闻时,偶然被颠倒成“熊猫”,未料到竟成为今日通用的名称了。若沿着这些名称为线索,可以追溯出许多充满神奇的记载。
熊猫名字的来源?
熊猫以前叫猫熊,不过由于以前书写方向,弄的乌龙,所以误叫熊猫
大熊猫(学名:Ailuropoda melanoleuca):属于食肉目、熊科、大熊猫亚科、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。仅有二个亚种。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。体型肥硕似熊、丰腴富态,头圆尾短,头躯长1.2-1.8米,尾长10-12厘米。体重80-120千克,最重可达180千克,体色为黑白两色,脸颊圆,有很大的黑眼圈,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,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。大熊猫皮肤厚,最厚处可达10毫米。黑白相间的外表,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。
上一篇: 骑着自行车去旅行 骑自行车旅游可行吗?
下一篇: 一般家用电表怎么接 家用电表怎么接?
发表回复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。